rpm软件包制作 rpm软件包
摘要:RPM软件包如何安装? 通过RPM软件包来安装 说起RPM(REDHAT Package Management)标准的软件包,大家可能都会想起大名鼎鼎的REDHAT公司,正是RPM软件包发行方式的出现...
发布日期:2020-10-21RPM软件包如何安装?
通过RPM软件包来安装 说起RPM(REDHAT Package Management)标准的软件包,大家可能都会想起大名鼎鼎的REDHAT公司,正是RPM软件包发行方式的出现,使Linux中的应用软件安装变得简单。
如果用户想安装按RPM方式发行的软件,只需简单地输入命令“pm -ivh xxx.pm”即可。
比如用户想安装 OpenOffice.og-1.0.1.pm软件包,只需输入命令“pm -ivh OpenOffice.og-1.0.1.pm”即可。
RPM软件包发行方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它能够方便地对已经安装的RPM软件包进行删除,只要使用 “pm -e OpenOffice.og-1.0.1”命令就能将刚才安装的OpenOffice.og-1.0.1.pm从硬盘上安全永久地删除。
如果你是在 X-Window环境中安装删除软件,那便有更好的办法,如果使用的是KDE,可以使用KDE自带的Kpackage程序来对软件进行添加或删除,如果是使用GNOME,则可以使用Gnopm程序对软件进行管理。
这两个程序都很像微软Windows中的“添加删除程序”功能。
以RPM软件包发行方式的软件是最容易安装和管理的,建议大家以后多采用这种模式来管理软件。
怎样制作RPM包
nginxVersion.org/download/nginx-1.3.9.tar.gzURL: http://nginx.org/Distribution;redhat/SOURCES /redhat/BUILD /存放由rpmbuild制作好的二进制包;ServerSource: http://nginx: Applications/,图标等文件;存放由rpmbuild制作好的源码包。
3、下载Nginx源码包下载源码包到SOURCES目录,不需要解压。
4、手工创建SPEC文件;usr/存放用于管理rpm制作进程的spec文件。
/,唯一问题就是不能自定义参数且更新的速度相对于源码慢很多 展开
Linux操作系统下关于RPM软件包管理方法是什么?
pm -q:查询软件包是否被安装 pm -qa:查询并显示系统中已安装的软件包的详细信息 pm -qi:查询指定软件包的详细信息 pm -ql:查询指定软件包中包括的文件列表 pm -qf:指定文件所属软件包 pm -qpi:pm安装包文件的详细信息 pm -qpl:pm软件包中包含的文件列表 pm -i:安装指定的软件包到当前linux系统 pm -ivh:安装指定的软件包时显示详细的安装信息 pm -foce:强制安装软件包 pm -e:卸载指定的软件包 pm -U:升级指定的软件包(如果指定的软件包在系统中没有的话,执行过程等同与安装) pm -a:查询所有已安装的软件包 pm -f:查询包含有文件的软件包 pm -p:查询软件包文件为package file的软件包 pm -s:显示包含有文件的软件包 pm -v:验证软件包
linux环境下rpm到底是什么呀,还需要安装吗?
rpm 叫做 RedHat Package Manager 。
也就是红帽子软件包管理器。
因为 Linux 是由一大堆软件组成的,而且软件之间也有调用问题。
所以基本上所有的 Linux 都要用辅助软件来管理这堆软件。
rpm 就是这种软件的一个,他是由 RedHat 公司设计制作的。
至于包,就是软件包。
这个包可以认为是一种包裹。
不过对于用户来说,不过是一个特殊的文件而已。
这个包裹里装的是软件的数据,软件包管理器会读取这个文件。
从里面获取这个软件的一些信息和这个软件的各种文件。
这样,通过软件包管理器读取各种软件的“软件包”文件,来安装软件。
rpm 软件包就是特指 rpm 这个软件包管理器的 rpm 为扩展名的文件。
rpm ,如果没有说软件包,一般指的是这个 rpm 软件,不是指软件包。
这事两个东西。
就如同 MP3 。
单说 MP3 就是指 MP3 播放器,MP3 音乐就是指 MP3 文件格式存放的音乐文件。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 rpm 和 rpm 软件包了。
这个问题你应该能自己给自己解释了。
如果还不能解释。
那你就去重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吧。
PS:软件包管理器是一个 Linux 的最基本组成,没有软件包管理的 Linux ,是不能用软件包安装的。
除了 rpm ,还有很多其他的软件包管理器,比如 debian 、ubuntu 的 deb 软件包管理器。
有些 Linux 不是使用软件包管理器,而是软件管理器,他的这种软件管理器是没有单独的软件包文件存在的,有的是一个在线或者本地的信息数据库加软件压缩包。
如何根据指定软件版本制作属于自己的puppet yum源
1、RPM的概述及用途 1)RPM包管理工具(简称RPM,全称为The RPM Package Manager)是在Linux下广泛使用的软件包管理器。
最早由Red Hat研制,现在也由开源社区开发。
RPM通常随附于Linux发行版,但也有单独将RPM作为应用软件发行的发行版。
RPM仅适用于安装用RPM来打包的软件,目前是GNU/Linux下软件包资源最丰富的软件包类型 xxx-version.rpm --redhat suse....xxx-veriosn.deb --debian/ubuntu2)RPM包管理具体的用途; 1、快速安装、删除、升级和管理软件,也支持在线安装和升级软件; 2、通过RPM包管理能知道软件包包含哪些文件,也能知道系统中的某个文件属于哪个软件包; 3、可以在查询系统中的软件包是否安装以及其版本; 4、作为开发者可以把自己的程序打包为RPM包发布,减少软件安装前的配置及编译所花耗的时间; 5、软件包签名GPG和MD5的导入、验证和签名发布,防止软件被篡改。
6、依赖性的检查,查看是否有软件包由于不兼容而扰乱了系统; 3 ) RPM打包需要注意的地方 为了自己打的rpm包能在其他系统正常使用,系统环境一致是必须的,当然你在centos6.3 上打包的软件在某些情况也能正常在centos6.4上面安装使用,但不推荐这么做,包装宿主系统一致性,是rpm安装的基本条件,另外,rpm包最难解决的是依赖问题,没错。
rpm包能通过yum安装,并自动检查依赖关系,但有个问题,比如你打包nginx的时候依赖于gd库,打包的时候通过网络yum源安装了一个gd包,但在宿主系统安装的时候,也许没有网络,但光盘里面有gd包,也许你可以通过关盘安装gd库。
但你不能保证gd库的版本和之前打包nginx的时候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光盘里面的gd库大部分都比网络yum源的版本要低,所以并不能保证nginx的正常使用,因为我们都不知道gd库的升级到底升级了些什么东西。
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在打包的时候,记下来打包的时候他的打包需要依赖一些什么包,在并把这些包download下来。
在宿主系统安装这些包,当然这些包本身也有依赖关系。
所以你得一层层找出所有依赖关系,并依此安装。
2 、rpm包制作过程 1. 安装工具 yum –y install rpm-build 2. 创建目录 3. 打包目录介绍 BUILD--源码解压目录 RPMS--RPM包(成品) SOURCES--源码的目录(tar.gz) SPECS--xx.spec(makefile) SRPMS--src.rpm=xx.spec+tar.gz(我们并不使用) BUILDROOT -- rpm打包安装临时目录,rpm打包过程相当于安装,只是安装路径会在本目录,而不会去系统目录。
4. spec文件实例 mkdir -p $HOME/rpmbuild/{BUILD,RPMS,SOURCES,SPECS,SRPMS,BUILDROOT} 虽然很多文档不推荐使用root用户打包rpm包,但为了方便我们还是使用了root账号,只要打包的时候注意哈,还是不会出问题的。
5 . 开始打包 在SPECS目录执行 rpmbuild –bb nginx.spec ,同时记下来安装过程所提示需要安装的包。
这个命令会按照我们的spec 指定的方式编译软件并且会在/root/rpmbuild/RPMS/x86_64/ 目录生成对应的rpm包,这个rpm包默认会记录在这个软件编译过程中会依赖于哪些其他软件,再次强调,如果你打包的时候和你安装的时候环境不一样,一定要注意在安装rpm之前手动安装好依赖,解决可能会出现的版本过低的问题。
6. 开始定制iso 1、 上centos 网站下载一个完整的centos光盘,并在虚拟机上挂载到/mnt 目录 Mount –o loop /dev/cdrom /mnt 2、 copy 光盘文件到定制iso目录,这个拷贝主要是光盘挂载目录不可写问题,所以必须拷贝出来 mkdir /iso cp /mnt/* /iso 上面的拷贝默认是不拷贝隐藏文件的,所以关盘的根目录有两个隐藏文件,所以必须手动拷贝过来,具体这里就不说了。
3 创建自己软件的目录 mkdir /iso/lnmp cp /root/rpmbuild/RPMS/x86_64/* /iso/lnmp4 修改/iso/isolinux/ 目录下的文件 注意我们引用了一个*.cfg 的文件,这个文件则是我们定制系统的关键所在,这个文件将以附件的形式存在!5第一次打包 cd /iso mkisofs -o gzyouai_centos_6.4.iso -b isolinux/isolinux.bin -c isolinux/boot.cat -no-emul-boot -boot-load-size 4 -boot-info-table -R -J -v -T ./6 安装第一次打包系统7 记录安装好的系统的install.log 文件 里面有这次安装装了哪些软件,里面的内容需要手动添加.rpm 后缀,而且还有一些特殊的行需要删除,拷贝这个文件到打包系统,想办法踢出/iso/Packages/ 中无用的软件包!把无用的软件包删除。
cd /iso/Packages/ createrepo ./ 按照第五步 重新打包并安装。
这样系统才会不那么臃肿。
RPM设计目的是什么?
方便的升级功能:可对单个软件包进行升级,保留用户原先的配置。
强大的查询功能:可以针对整个软件包的数据或是某个特定的文件进行查询,也可以轻松地查出某个文件是属于那个软件包或从那来的。
系统校验:不小心删除了某个重要文件,但不知道是那个软件包需要此文件时可以使用RPM查询已经安装的软件包中少了那些文件,是否需要重新安装,并且可以检验出安装的软件包是否已经被别人修改过。
允许用户能够使用"纯净"的源代码:让用户取得"未经处理过的源代码",同时再加上一份"补丁"序,用户可以完成程序的编译工作。
red hat linux下怎么安装应用软件
安装应用软件有两种方式:即图形界面工具和命令行工具两种方式:图形界面方式,在包管理器中直接选就是了,然后会自动在线下载和安装相应的软件包;命令行方式:su获得root权限,然后运行rpm -ivh 软件包名即可。
常见的有:rpm软件包,扩展名.rpm,deb软件包,扩展名.deb,源代码软件包,一般制作成.tar.gz或.tar.bz2 提供安装程序的软件包:会提供用于安装的可执行程序或者脚本:install,setup等,直接运行就行。
绿色免安装的软件包,不需要特别安装,只需要下载下来解压,放在特定目录就行的。
rpm包的话运行rpm -ivh 软件名称就行.源代码包的话:就需要解压包:tar zxvf 软件名称配置:./config --prefix编译:mak e安装:make install
拿到已经打包好的rpm包后,怎么查看rpm包的编译参数
以Red Hat Linux 7.0为例说明安装过程,如下:塞入第一张光盘,让计算机从CDROM启动,马上就出现了简洁的欢迎信息。
敲回车,可以进入默认的安装模式-图形界面,鼠标操作,基本和6.1、6.2类似。
敲入“text”,可以进入文本安装模式,和6.0以前的版本相似。
不支持鼠标,需要使用键盘操作,主要是为了兼容。
如果你的计算机使用图形模式不好用,比如,屏幕出奇的大,按钮怎么也找不到,那就使用此模式。
打入“expert”,可以进入所谓的专家模式,实际上就是安装程序把所有的步骤都交给了你,随遍你怎么设置,如果你的机器有些特殊的硬件,安装程序无法正确配置,那就试试这样的方式。
敲入“linux rescue”,会进入“救援”模式,主要用于原有的Linux系统无法正常启动的情况。
使用这个办法,实际上你是进入了一个微型的Linux系统,里面有许多可以用来拯救操作系统的工具程序。
如果你有特殊硬件的安装驱动盘,就敲入“linux dd”,它会提示你插入软盘,读取进系统。
以便更好的利用它们。
敲回车进入默认安装模式,内核启动后,出现语言选择选单,18种语言,可惜就是没有中文。
选“english”,再挑键盘,鼠标。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双飞燕4D+鼠标自动的被认出三键。
要知道,第三键在Linux环境下的作用很大。
许多操作可以用它来实现,如果你没有三键鼠标,就使用模拟三键的方法,左右键同时按下,即表示第三键。
安装界面非常好用,左面有及时详尽的帮助信息,右面是选项。
完全鼠标操作。
在系统安装的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看清楚左面的说明!因为许多的朋友都有过惨痛的教训-漫不经心,结果,硬盘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被干掉了,系统瘫痪。
简直欲哭无泪,好些人不停的到网上请教恢复的办法。
这里详细说明一下,RedHat 7.0有两大类安装方式:Install 或者 upgrade。
前者包含下面三种选择: WorkStation、ServerSystem、Custem System。
用鼠标可以很容易的切换。
后者则是升级程序,使用RPM,可以把硬盘原有的旧版本的Linux软件替换掉。
WorkStation---一般用户推荐此方式。
工作站类型安装将会清除掉所有硬盘上原有的所有Linux分区信息。
不管与Linux无关的分区,如闻到死98。
不过,安装非常容易,如果硬盘有Windows98,它会自动配置LILO的双启动,但是,如果和NT并存,就不要使用这种方法,应使用定制方式,否则,很可能你的NT再也起不来了。
ServerSystem---服务器类型安装将会干掉所有硬盘上所有分区的一切信息。
绝对不是开玩笑!要是你的机器作为网络服务器,就使用它。
Custem System ---定制类型的安装。
不喜欢上面的类型,或者想尝试自由的配置过程,就用它。
我使用WorkStation类型,下面的步骤是分区,如果你经验不足,或者怕麻烦,可以使用自动分区办法,安装程序会自动创建“/”、“swap”、“/boot”分区。
当然,原来硬盘上的Linux分区信息全部抹除,如果机器中装有Windows98则不要管它,它会安然无恙的。
格式化完分区后,下面是挺有意思的时区选择,右上边有张世界地图,鼠标箭头往上一放,程序自动选择最近的地区时区,我们肯定选择China啦。
下一步,输入超级用户-root的口令,也可以在这里建立必要的普通用户账号。
注意,口令是非常重要的屏障,最好使用大小写字母混合数字的口令形式。
MD5 Password 和 Shadow Password也是不可少的。
在选择软件包群组的时候,有Gnome、KDE、Games三种,看来RedHat对游戏迷想的挺周到。
注意群组是可以多选的,可以安装三种分组的任何组合。
安装程序自动生成了很友好的软件包选择界面,左侧是树型图示,把所有的软件包按应用范围分成了不同的归属,如Internet应用、X 窗口、软件开发,数据库、共享库文件等等。
右面是代表软件的图标,“打勾”的状态就表示选中了,而屏幕下侧则是针对右侧软件包的注解说明,介绍这个软件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特点。
我在里面找到了好多新出炉的程序,看看,操作数码相机的,支持ISDN的,使用刻录机、扫描仪的。
流口水了吧?相信很快,Linux不能很好的支持新硬件的历史就要成为过去了。
这部分内容也应该是属于RedHat 7.0的新特点之一吧。
往下的操作步骤就平常了,配置X窗口,选择显示器,挑显卡。
我的Premedia2可以轻松的认出,而这一点,最新的TurboLinux6.1也没做到。
这可能是由于X Free 4.0的缘故。
TurboLinux 6.1用的是X Free 3.3.6。
定制合适的X分辨率,选中默认的窗口环境,然后测试一下,成功就继续,否则重新调整直到成功为止。
我为我的14寸显示器(老土 :-)选中了“800X600”,24位彩色。
真正的拷贝过程开始了,看看估计的时间,你可以去喝杯茶水,不过要回来,因为最后需要使用第二张光盘完成安装,然后是制作启动软盘,不乐意就跳过去。
马上,“祝贺安装完毕。
” 急不可耐的重新启动后,发现有了新的变化。
RedHat 7.0把LILO启动界面图形化了,屏幕显示出小红帽图像和需要启动的操作系统,使用键盘箭头可以切换。
可惜,我并不喜欢这个图形,对于玩过图形的我而言,它太粗糙了。
进入Linux系统。
OK!
- 上一篇:软件模型工具 软件界面模型设计工具
- 下一篇:mc1000同步软件 mc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