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捕捉 怎么用 软件 视频动作捕捉软件
摘要:室内操作多,怎么选择动作捕捉器?三维捕捉系统确实用于制作三维动画,我在一个月前去过一家动画公司体验了动作捕捉仪,可能我不太清楚具体原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他们是怎么实现的:1、先让模特穿上动作捕捉服(模...
发布日期:2020-08-28室内操作多,怎么选择动作捕捉器?
三维捕捉系统确实用于制作三维动画,我在一个月前去过一家动画公司体验了动作捕捉仪,可能我不太清楚具体原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他们是怎么实现的:1、先让模特穿上动作捕捉服(模特的身高不能过高,170cm左右即可),然后进入动作捕捉区域抬起双臂进行采集;2、采集完成后,他们会在仪器中把模特身上采集到的取样点连线,为模特制定专门操控信息;3、将动漫角色与模特绑定,然后模特开始做动作并且进行录制;4、将录制的动画进行处理,把缺失的部分补充完整(动作捕捉服上有很多取样点,但是有时会出现类似摄像机盲区使得采样点丢失,导致那个部位的录制缺失)楼主,绝对不要依赖动作捕捉仪,那个东西真的很坑,比如我将双臂贴在大腿两侧时,屏幕中动画角色的手臂会插进身体里;再比如它基本无法控制手指的收缩,即便我怎么伸缩手指,屏幕中的动漫角色的手指永远保持张开的状态;如果真的要做三维动画,最好的公式就是"手K"(用手在Maya软件里进行一帧一帧的调试操作)大于“动作捕捉”,动作捕捉仪目前的用途只是为这些手K的动画师提供一个参考,让他们知道怎样才能使得动作更自然,一般都是让专业人士(比如特地请来舞蹈家表演动画中所需要的舞蹈部分)来使用,作为参考。
距离它真正实现全身上下无漏洞的捕捉还有一段时间和距离,但不是现在。
该怎么选择动作捕捉系统?主要用于影视制作
你这个是不是类似于给人的各个关节上安上传感器,然后人物作出动作(例如武打动作),然后软件根据传感器得到的坐标,把结果应用于虚拟人物(例如3D游戏里的角色)?对这方面不了解,不过这样的工业应用,一般都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如果是嵌入式的系统软件,公认的就是汇编语言+C语言的组合。
一套动作捕捉设备包括什么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运动捕捉的实质就是要测量、跟踪、记录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轨迹。
典型的运动捕捉设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传感器。
所谓传感器是固定在运动物体特定部位的跟踪装置,它将向 Motion capture 系统提供运动物体运动的位置信息,一般会随着捕捉的细致程度确定跟踪器的数目。
信号捕捉设备。
这种设备会因 Motion capture 系统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它们负责位置信号的捕捉。
对于机械系统来说是一块捕捉电信号的线路板,对于光学 Motion capture 系统则是高分辨率红外摄像机。
数据传输设备。
Motion capture 系统,特别是需要实时效果的 Motion capture 系统需要将大量的运动数据从信号捕捉设备快速准确地传输到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而数据传输设备就是用来完成此项工作的。
数据处理设备。
经过 Motion capture 系统捕捉到的数据需要修正、处理后还要有三维模型向结合才能完成计算机动画制作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应用数据处理软件或硬件来完成此项工作。
软件也好硬件也罢它们都是借助计算机对数据高速的运算能力来完成数据的处理,使三维模型真正、自然地运动起来。
技术之一:机械式运动捕捉机械式运动捕捉依靠机械装置来跟踪和测量运动轨迹。
典型的系统由多个关节和刚性连杆组成,在可转动的关节中装有角度传感器,可以测得关节转动角度的变化情况。
装置运动时,根据角度传感器所测得的角度变化和连杆的长度,可以得出杆件末端点在空间中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实际上,装置上任何一点的运动轨迹都可以求出,刚性连杆也可以换成长度可变的伸缩杆,用位移传感器测量其长度的变化。
早期的一种机械式运动捕捉装置是用带角度传感器的关节和连杆构成一个 " 可调姿态的数字模型 " ,其形状可以模拟人体,也可以模拟其他动物或物体。
使用者可根据剧情的需要调整模型的姿态,然后锁定。
角度传感器测量并记录关节的转动角度,依据这些角度和模型的机械尺寸,可计算出模型的姿态,并将这些姿态数据传给动画软件,使其中的角色模型也做出一样的姿态。
这是一种较早出现的运动捕捉装置,但直到现在仍有一定的市场。
国外给这种装置起了个很形象的名字: " 猴子 " 。
机械式运动捕捉的一种应用形式是将欲捕捉的运动物体与机械结构相连,物体运动带动机械装置,从而被传感器实时记录下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精度也较高,可以做到实时测量,还可容许多个角色同时表演。
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主要是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机械结构对表演者的动作阻碍和限制很大。
而 " 猴子 " 较难用于连续动作的实时捕捉,需要操作者不断根据剧情要求调整 " 猴子 " 的姿势,很麻烦,主要用于静态造型捕捉和关键帧的确定。
技术之二:声学式运动捕捉常用的声学式运动捕捉装置由发送器、接收器和处理单元组成。
发送器是一个固定的超声波发生器,接收器一般由呈三角形排列的三个超声探头组成。
通过测量声波从发送器到接收器的时间或者相位差,系统可以计算并确定接收器的位置和方向。
这类装置成本较低,但对运动的捕捉有较大延迟和滞后,实时性较差,精度一般不很高,声源和接收器间不能有大的遮挡物体,受噪声和多次反射等干扰较大。
由于空气中声波的速度与气压、湿度、温度有关,所以还必须在算法中做出相应的补偿。
技术之三:电磁式运动捕捉电磁式运动捕捉系统是比较常用的运动捕捉设备。
一般由发射源、接收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单元组成。
发射源在空间产生按一定时空规律分布的电磁场;接收传感器(通常有 10 ~ 20 个)安置在表演者身体的关键位置,随着表演者的动作在电磁场中运动 , 通过电缆或无线方式与数据处理单元相连。
表演者在电磁场内表演时,接收传感器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电缆传送给处理单元,根据这些信号可以解算出每个传感器的空间位置和方向。
Polhemus 公司和 Ascension 公司均以生产电磁式运动捕捉设备而著称。
这类系统的采样速率一般为每秒 15 ~ 120 次(依赖于模型和传感器的数量),为了消除抖动和干扰,采样速率一般在 15Hz 以下。
对于一些高速运动,如拳击、篮球比赛等,该采样速度还不能满足要求。
电磁式运动捕捉的优点首先在于它记录的是六维信息,即不仅能得到空间位置,还能得到方向信息,这一点对某些特殊的应用场合很有价值。
其次是速度快,实时性好,表演者表演时,动画系统中的角色模型可以同时反应,便于排演、调整和修改。
装置的定标比较简单,技术较成熟,鲁棒性好,成本相对低廉。
它的缺点在于对环境要求严格,在表演场地附近不能有金属物品,否则会造成电磁场畸变,影响精度。
系统的允许表演范围比光学式要小,特别是电缆对表演者的活动限制比较大,对于比较剧烈的运动和表演则不适用。
技术之四:光学式运动捕捉光学式运动捕捉通过对目标上特定光点的监视和跟踪来完成运动捕捉的任务。
常见的光学式运动捕捉大多基于计算机视觉原理。
从理论上说,对于空间中的一个点,只要它能同时为两部相机所见,则根据同一时刻两部相机所拍摄的图像和相机参数,可以确定这一时刻该点在空间中的位置。
当相机以足够高...